在海底捞面前,日料还是太弱了
美食
美食 > 专栏 > 正文

在海底捞面前,日料还是太弱了

最近,海底捞搞了个寿司品牌叫“如鮨寿司”。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懵了,一个搓麻酱和牛油的,怎么就跨界捏饭团去了?

就像郭德纲老师突然宣布出道成为偶像练习生,唱的还是阿姆的RAP。

这合理吗?

太合理了。

因为没有人比海底捞,更懂日料。

真的,做痔疮膏的去做眼霜,叫跨赛道。

一个做火锅的去做日料,顶多算虚线打着转向灯变道,直接呵护驾照。

海底捞做日料不止是跨赛道,而是扩大舒适圈。

直接把舒适圈往对手坟上盖。

在海底捞面前,日料还是太弱了。

没有护城河,只有下水道。

日料这种餐饮方式,说白了就是半成品加半成品,如果你去过日本,你就会发现他们不仅不掩饰,甚至直接半成品做成商用大包装给你开超市,生怕你不知。

你去看一下市面上的日料店,就知道了。

海草,预制的;

牛丼,预制的;

海螺片,预制的。

很多日料店基本等于预制菜买手精选。

你吃的鳗鱼可能是中央厨房上个月做好的,你尝的刺身可能是上个礼拜冻好冷链今天送到解冻的,你喝的味噌汤搞不好是去年的料包冲的。

既然大家都是玩半成品,那谁才是半成品界的王者?

诶~火锅。

论半成品的供应链管理,日料跟火锅,简直就是一对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哦不对,火锅比日料厉害多了。

因为消费者对火锅没有滤镜,不会自己脑补,所以不好糊弄。

这时候你看,海底捞做日料,就很妙。

很多日料店里的产品,它本身就是在海底捞火锅业务里开光的。

日料店的牛丼饭要用肥牛?

我火锅店片肥牛时剔下来的边角料,都够你开三家旗舰店,还能饶你一个自助早餐。

刺身拼盘要的三文鱼金枪鱼?

我海底捞的冷链冰箱里,什么鱼游不过来?从挪威到新西兰,都是我家的鱼塘。

你日料要配可尔必思、大福、冰淇淋?

海底捞的饮料台、甜品站里都是现成的,员工甚至能教你用可尔必思和草莓冰淇淋调个小红书同款鸡尾酒。

甚至,日料引以为傲的寿喜锅,本身就是个实习小火锅。

这时候,海底捞做日料,就像擎天柱改行做货拉拉,无缝衔接。

甚至再一思考,火锅供应链做日料已经有些过于奢侈了。

牛丼饭,是肥牛拼盘的;

你吃到甜虾,是今早和火锅虾滑一起到货的;

你尝到海胆,是和火锅海鲜坐同一架飞机来的。

海鲜的终极命运,不是在火锅里成熟就是在寿司醋里沐浴。

我都怕吃到一半,服务员现场给你来一段科目三,寿司师傅把手握一扔就开始川剧变脸,两人一个托马斯全旋就开始跟所有的烦恼说拜拜。

以后日料好不好,不看师傅的手,得看海底捞的物流车几点到门口。

但凡它直接把火锅底料浇在刺身上,或者人均消费满三百送半小时美甲服务,关于日料到底是吃环境还是吃食材的争论将迎来终局。

就这个商业逻辑,寿司之神来了都稚嫩得像刚入行的实习生。

海底捞去做日料,这能叫竞争吗?

这叫,顺手拿捏。

怪不得人家叫海底捞呢,日料的精髓可不就是原材料都是去海底捞上来的吗。

这波属于谜底就在谜面上了。

没有人比海底捞更懂日料。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