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在广州最好吃的湘菜甲鱼就是熹岳的出品,尤其是“王八扯蛋”。
李老板说,她最喜欢在饭桌上听我和辉哥扯东扯西地闲谈。
这就有点尴尬了,还好大家都是喜欢喝葡萄酒的文明人,惊蛰这一局,没有人受惊。
一连和辉哥喝了好几顿的酒,我总结出规律了——和辉哥的兄弟喝酒,基本都是烈酒;和辉哥的闺蜜喝酒,基本都是葡萄酒;和辉哥的良师益友喝酒,又有葡萄酒,又有烈酒。
熹岳的惊蛰开春局桌面上放的都是葡萄酒,连辉哥的车库膜拜酒也出动了,证明我参加的是个闺蜜局。
为了不让话题跑偏,我还是谈回食物和味觉吧!
熹岳的菜做得越来越合胃口了,首先还是要说说王八扯蛋的事儿。烹饪甲鱼是个麻烦事儿,我自个在家里搞不定,因为火候和入味都极考功夫。
熹岳大厨经过几版的调试后,口味温润,更适合广东的气温气候,但湘菜的底色没丢,连“徒有其表”的水鱼裙边都糯烂有滋味,更“奇货可居”让大家纷纷下箸的是一粒粒如蜜蜡珍珠的王八蛋,沙瓤口感颇有淀粉质感。
好餐厅自然对自己的酱料要有核心把控,最直接的手法就是自己做泡菜做酱料。熹岳几款自制酱料渲染了餐厅的底色,餐厅甚至还用雪花牛肉做了乡土风的腊牛肉。这份用心彰显了餐厅的格局与操守。
由于有设计公司背景的缘故,熹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极富设计感,我更看重的是第二层印象,一种不疾不徐的从容。好的饭局要有好的节奏感,这就是大编制的交响乐得有人指挥控制节奏的缘故吧!
除了节奏感,好的饭局一定要“与时俱进”,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我们对吃喝有了追寻生命体验感悟的情绪价值需求,一期一会,顺天时而为,当季的山野味道变成了点缀大都市模式化生活的亮眼清翠。
野葱炒鳝鱼很对我的胃口,大家变漫谈起了餐厅从长沙的郊县发来的乡下野葱。辉哥命人取葱来看,辨认端详后,言之凿凿地公布答案:这其实就是广东人吃的荞菜,如果再人工培育长得肥硕一点,那就是常见的藠头了。
作为草本香料的爱好者,我见有如此娇羞雪白的野葱,便提议拌个凉菜来试试,东北的鲜族和西南的苗族都有吃生葱头的爱好,虽然清洗麻烦,但那“卷起千堆雪”的葱根却是风味物质沉淀最集中的地方。
不多会泡菜葱头拿了上来,我与一众女宾吃得不亦乐乎,辉哥却紧锁眉头连说不好:这玩意儿口气太大,既唐突了美酒,也唐突了美人。
由于辉哥终于出手,把饭局的话题往自然科学方面偏了偏,我也就坡下驴,顺势谈了谈最近关于粟特人秘史的读书新知,遥相呼应了辉哥对于“肉夹馍”来源考证的开卷破题。
我想聊的是历史长河中的游牧民族传播商业文明的贡献,以及对于我们当下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
辉哥要考证的是“夹”这个动词寓意何在?从何而来?
于是在惊蛰之夜有美食美酒加持,大家成功的把话题升华了。
“惊蛰之熹”后,无论是“芒种之熹”,还是“霜降之熹”,大概率都是吃着王八扯蛋,听着我们继续扯东扯西地闲谈了……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