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追随瓦们潮菜研究会会长张新民老师的脚步,一到上海就先在黄浦江登船参观体验了气势非凡的“浦之星”。这是一个用停泊在江面上的巨型船舶改造的餐饮综合体,汇聚了潮粤川淮扬及日料等多个国内巅峰食客的杰作。
由张新民老师担任顾问的“浦江潮”是整个功能体里人均客单价最高的顶级餐厅,“潮菜是中国高端餐饮代表”的论断,所言不差。
虽是中午匆忙的一餐,但朱总的招待非常热情,都说粤菜的短板是凉菜,但浦江潮把潮汕小海鲜和本帮的饮食习俗做了结合,开局前的几碟小凉菜就觉得清新可人,浦江之上,潮韵绰绰。
于是我忍不住在思考,潮汕人是如何把潮菜的文化传播四方呢?
按照文化传播的原理,最容易获得异乡认同的是器具层面的事物,非洲土著也不会拒绝手机,大清朝的官员也喜欢西洋钟表,潮汕的老鹅头和响螺如今已是一线城市顶级餐厅装点门面的必备“大杀器”。
在物质层面之后的传播是美学观念,尽管世间不乏抱残守缺者,但连样板戏都能拍练成芭蕾舞,可见美好的事物总是能突破人们心灵的力量,潮菜擅长烹制干货与高端水产,口味清雅,既健康又有普适性,因此备受欢迎也在意料之中。
而最核心也最难以推广的则是人的因素,这就是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了。有人类的历史以来,从来就没有一种社会结构能够顺利的推而广之。潮菜的兴盛跟潮汕人敢于四处漂泊,执着于守望乡土文化有莫大的关系,带着商业文明基因的恪守,也让潮菜如佛经在弘扬的过程中不被篡改佚失,始终保持着自己应有的韵味。浦江潮这一顿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潮汕酸菜的灵魂妙用,那一盘“酸菜望潮”让我连汤带着吃得干干净净。
所谓的交流是学习与推广的双向奔赴,这需要坚韧的“弘法”意志,但也需要柔软的讲述和彼此相互的尊重。在这世间,一厢情愿的单向奔赴,无论是感情还是友情或是商业热情,往往结局让人神伤。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