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鼎泰丰
美食
美食 > 专栏 > 正文

别了,鼎泰丰

别了,鼎泰丰

编辑丨邓诗彦 策划丨王振宇

8月26日,北京鼎泰丰(北京恒泰丰餐饮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因“公司营业执照二十年期限已满且董事会未能就续展达成一致意见”,将在2024年10月31日前陆续关停其位于北京、天津、青岛、西安和厦门等城市的全部十四家门店。随后鼎泰丰台北官网亦发布声明,称“鼎泰丰将持续致力于优质餐饮体验,以期将来有机会再次于华北地区提供服务”。

尽管由上海广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的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分店尚维持着正常运营,但鼎泰丰撤出华北的消息一出,仍然引起一众食客唏嘘不已。就在不久前的去年3月,鼎泰丰创始人杨秉彝的辞世带来一段餐饮传奇的谢幕,如今大量门店关停,更令人感叹,这个把小笼包销往1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全球百余家门店、摘下不少米其林星的神奇中餐品牌,离中国食客越来越远了。

图丨鼎泰丰台北官网官方声明

图丨鼎泰丰台北官网官方声明

01 创店:台北四张桌椅

在台北做上海小笼包的杨秉彝,其实是山西人。他18岁时因战乱离开家乡,辗转于太原、北京、天津、青岛、上海许多城市,终于在1948年去到中国台湾,寄住于基隆的舅舅家中。在舅妈的帮助下,杨秉彝找到第一份工作——在台北的恒泰丰油行做伙计,每天踩着脚踏车运送豆油、麻油和米醋,一送就是十年。

28岁时,杨秉彝与同在油行工作的赖盆妹结为夫妇,开始落地生根的生活。然而老板投资地产失利,恒泰丰很快关门解散,为谋生计,杨秉彝夫妇决定创业,延续卖油的老本行。他们感念老东家“恒泰丰”的照顾之情,加之又是从“鼎美”油行批发进货,干脆各取几字,正式成立了“鼎泰丰油行”。

图丨鼎泰丰创始人杨秉彝与妻子赖盆妹

图丨鼎泰丰创始人杨秉彝与妻子赖盆妹

油行生意不好做,随着瓶装色拉油涌进市场,顾客一年淡于一年,杨秉彝想到改做小吃店,首选当然是家乡山西的面食。但当年知名餐厅复兴园的老板、上海人唐永昌却夫妇俩提议:“卖上海点心,比较精致!”热心的唐老板还找来点心师傅鲁纪忠,于是,在1972年,传奇的“鼎泰丰食堂”就这样简单开张了——

半间油行,四张桌椅,专卖中式面点。初期售卖小笼包、饺子、千层糕等上海点心,后来又增加酸菜肉丝面、牛肉面、排骨面等家常面食,算是形成了“前厨”与“后厨”的雏形。

图丨早期鼎泰丰油行的门脸

图丨早期鼎泰丰油行的门脸

起初生意不算太好,鲁师傅也因故不愿再做,没想到另聘的台湾师傅蔡水信做得一手好点心,阿水师舍得用料,又是馅料高手,在他手下,薄薄的一个小笼包,一咬下去就有汤汁流出,肉香四溢。加之杨秉彝又秉承着山西的晋商传统,“喜闻过,学吃亏”,为人宽厚,尤重信义,从不为了赚钱而有所糊弄,鼎泰丰的小笼包因此打出名号,生意蒸蒸日上。

严格来说,鼎泰丰自己培训出来的第一位小笼包师傅,是杨秉彝的长子杨纪华。他从前后两位师傅那里习得技艺,把小笼包做得又快又好,尽管身处一家街头小店,却格外注重品质与品牌的概念——要把小笼包做到“最好吃、最细致”,皮是擀得细薄的,馅是现包现蒸的,火候是精准把控的,多一分钟皮会破掉,少一分钟汤便不够。大导演李安1994年那部著名的电影《饮食男女》里,担任演员郎雄“手替”的,正是鼎泰丰的杨纪华。

图丨杨纪华在鼎泰丰

图丨杨纪华在鼎泰丰

那时的鼎泰丰红火到什么程度?在90年代的一则采访中,杨秉彝谦逊地说:“是这些富贵人把鼎泰丰的生意添旺的。”来客中从来不乏高官显要、文人墨客,亦不缺影视歌星、富贵商贾,已经仙逝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就是店中常客。在那则采访里,杨秉彝还踱着年迈却稳健的步子走到酒柜边,取出一瓶鱼跃形状的美酒,向记者说:“这是赵雅芝送的,去年有一回跑来吃饭,还送了这一瓶酒。”

02 出海:小笼包标准化

在儿孙辈的印象里,杨秉彝的个性是颇有些保守的。就连饮食习惯也是如此,一个有些夸张的例子是,身为鼎泰丰的开山祖师,他却常常吃不惯店里的点心,午餐或晚餐永远是一碗干面配一碗煮面的高汤。孩子说他节俭,夫人说他简单,他则说:“我,北方人嘛!”

保守的不只是饮食习惯,还有鼎泰丰的经营策略。早在1984年麦当劳将连锁餐饮模式引入台湾时,就有人建议杨家父子开分店,但杨秉彝连连拒绝:“我们怕做不好,还是把本店做到最好,就可以了!”而儿子杨纪华对此解释:“父亲的目标是养育孩子,只要让我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就够了。”

图丨杨秉彝夫妇和他们的二子三女

图丨杨秉彝夫妇和他们的二子三女

转折发生在90年代中期。1993年1月,《纽约时报》旅行版刊出一则头条,标题是《世界十大美食餐厅》,在其中显眼的位置,写着来自中国台湾的鼎泰丰。撰文者谭荣辉(Ken Hom)是华裔美国人,曾在BBC主持过热门的中国烹饪电视节目,鼎泰丰的员工们对他只有浅浅记忆,“他有时带朋友来,有时自己来”,但这篇文章却如同一声惊雷,炸开了鼎泰丰名扬海外的美誉。

图丨《纽约时报》等媒体的相关报道

图丨《纽约时报》等媒体的相关报道

另一项改变来自经营者的交棒:1995年,长子杨纪华接下鼎泰丰经营的重责大任;次年,鼎泰丰终于开设自1958年创立以来的第一家分店,出人意料的是,这家分店不在中国台湾,而是在日本东京。这固然有客观因素,《纽约时报》之后,媒体与食客一同纷至沓来,店门口日日排起长龙;却也与杨纪华的掌舵密切相关——那时日本高岛屋台北事务所的所长佐野功太郎锲而不舍,想要引鼎泰丰到东京,杨纪华开出一个很难的条件,“如果你们愿意派人来本店学一年,通过认证考试,我就答应”,没想到真派来员工从头学起,晋商信义不能食言,于是东京店开业。

图丨鼎泰丰东京店

图丨鼎泰丰东京店

前来学习的日本员工,看着老师傅制作小笼包,接二连三地抛出问题,却难倒了杨纪华。原来当时的中餐只有功夫,没有流程,剂子要几克,表皮多少褶,没有精确的步骤,外国人很难学习。

在鼎泰丰这里,中餐在“出海”的明确意图之下,第一次有了标准化的可能。杨纪华从日本买回精确到小数点的磅秤,带着师傅们把经验转化成数字,制定出每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所需的标准:一个小笼包工作台,有下剂子、擀皮、挖馅、包小笼包四道工序,剂子5克,擀皮直径6.5厘米,内馅16克,黄金比例18褶——严格精控,这才是完美的鼎泰丰小笼包。

图丨黄金18褶的鼎泰丰小笼包

图丨黄金18褶的鼎泰丰小笼包

这样的小笼包,让日本食客几乎吃到上瘾,美食博主詹娜·科迪(Jenna Cody)写道:“名声越来越大,亚洲游客会因为这家餐厅的知名度而来到这里。如果一家餐厅在某方面‘最好’,日本人就会蜂拥而至。他们非常重视去当地最好的、提供当地食材的餐厅。”

沿袭同样的模式,鼎泰丰的品牌布局渐渐延伸到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合作者找上门来,杨纪华总是先婉谢,直到对方再三联系,他才答应见面,劝阻对方打消念头:“我们的东西不好做,很辛苦的!而且我很啰嗦,会要求很多食物与服务的细节。”即便如此,杨纪华39岁掌舵,40岁出海,仍然在全球开出超过百家分店,甚至总是创造客人大排长龙的景象,及至后来被评选为“亚洲最佳餐厅”、“全球最佳连锁企业第2名”,真正成为中餐全球化路上的一个传奇。

03 口碑:台式“迪士尼”

台湾TNS Research International的营销专家称,鼎泰丰的名声并非来自特殊食谱或官方投放广告,而是来自口口相传,“通过旅游指南和旅行者之间的推荐进行的病毒式营销”。把小笼包做出大名声,产品固然重要,但鼎泰丰的拿手好戏还在于它与众不同的服务方式。

一位香港学者在文章中写道:“要体验鼎泰丰的体贴,不在于服务员如何帮你调配醋和酱油的比例,而是在于取票等位的时候。”因为人气太旺,取票之后往往要等大半小时,而“可怕”的事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明明身在台北,但那个‘叫号’的机器却用广东话来叫号,然后在叫下一张票的号码时,又忽然转为用日文叫号。如此神奇,全因为站在门外帮你登记取票的知客,会在你登记时说‘几多位’的电光火石之间,判断你来自什么地方。”

图丨早期鼎泰丰就以好服务著称

图丨早期鼎泰丰就以好服务著称

1986年,30岁的杨纪华在美国第一次与迪士尼乐园相遇,彼时他不懂英语,却感受到浓浓的欢乐氛围,他惊讶于“原来有种服务,可以跨越语言障碍,直达人心”,在心里埋下打造一座餐饮剧场与乐园的种子。

“鼎泰丰乐园”逐渐成型。最早成为剧场的是厨房,当时几乎没有中餐厅敢向客人开放厨房,但鼎泰丰可以——隔着透明的、洁净的大片玻璃,食客欣赏到厨师们如何现点现做黄金18褶小笼包,既打发了等餐时间,全方位展示了后厨的清洁程度,又营造了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为了方便食客拍照,餐厅甚至还涉及了大理石台面,以便于双手倚靠。

图丨鼎泰丰的透明厨房

图丨鼎泰丰的透明厨房

早在大陆餐厅推出堂做表演之前,鼎泰丰已将员工的一举一动变成演出,一个日常的例子是,有食客看见员工在擦点心前厨的玻璃,对她感慨说:“你们擦玻璃就像是在表演,每个动作都是艺术,真是不简单。”

早在海底捞以事无巨细的服务出名之前,鼎泰丰已要求前场的服务员工掌握“读心术”。客人转了一圈放置调味罐的转盘,一抬头,服务人员主动对上视线,“请问您是不是需要辣油?”刚入座的四位客人里有位孕妇,孕妇不宜摄入过多咖啡因,接下来送上的就是三杯热茶与一杯温水。新人培训中,甚至有专门“听筷子掉落声音”的课程,组员需要学会听声辨位,快速送达——“如果客人的座位在服务区域的交界处,还没举手,可能会有两双筷子同时送上。”

无论后厨出品还是前场服务,鼎泰丰都尤其注意做地域化的改良。

2004年,北京鼎泰丰成立,向中国北方的食客提供餐饮服务时,鼎泰丰也展示出了它的贴心一面:不同于欧美客人先喝汤,日本客人先喝酒,中国北方的客人喜欢餐桌上摆满佳肴,所以餐点会同时蒸好,一次上桌;在传统小笼包外,北京鼎泰丰还研发了豌豆虾仁、蟹粉豆腐煲、海鲜小笼包,以满足当地食客的口味。

图丨鼎泰丰北京SKP店

图丨鼎泰丰北京SKP店

鼎泰丰一向擅长培养“家族客”,很多人从小跟着爸妈来吃,长大结婚生子后,又带自己的孩子来吃。北京鼎泰丰亦不例外,在“将结束营业”的公告下,有许多食客在感叹“天塌了”——“最爱带孩子去吃的餐厅之一,干净又好吃,太可惜了。往往这种品质比较高的餐厅,反而不能抵抗市场低潮。”

但鼎泰丰仍然在高歌猛进。就在今年8月,已筹备两年之久的全球最大门店,在美国纽约正式开业。在这家面积达700多平方米的巨大门店里,你仍然能看到标志性的玻璃厨房和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就像官方声明说的那样,“鼎泰丰将持续致力于优质餐饮体验,以期将来有机会再次于华北地区提供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既保守又勇猛的餐厅,将带着始终重21克、有黄金比例18个褶子的小笼包,有朝一日重返华北。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