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孙祎 邓诗彦 王畅 策划丨王振宇
5月30日,米其林餐厅指南首次在杭州发榜,凤凰网美食邀请到四位嘉宾:
著名美食评论家 林卫辉
艺术家、美食家 眉毛
知名美食作家 神婆
凤凰网生活方式总监、美食频道主编 王振宇
与我们一同见证了本次米其林指南发布,围绕米其林新城杭州与上榜餐厅,展开了一场精彩观点纷呈的连麦畅谈。
同时凤凰网美食对话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Gwendal Poullennec,聊了聊他眼中的首版杭州米其林。
杭州到底是不是“美食荒漠”?
林卫辉:杭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也是中国的核心城市之一。杭州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也非常丰富。至于为什么会有“美食荒漠”的说法,其实就是一部分人没有感受到美食的幸福感,这种发声主要还是来自大众消费。大众消费对一些超大城市来讲,有时确实是个短板,因为租金和人力成本高,导致价格会高一点,带给消费人群的幸福感自然也差一点。
但我们评价一个城市的美食,不仅仅针对大众消费,也关注精致餐饮和家庭餐桌,所以也不能就随便给杭州冠以“美食荒漠”的称号。
神婆:米其林之所以来,说明他们觉得杭州已经准备好了。我刚给浙江商务厅一本浙江美食百科类书籍《新时代舌尖上的味美浙江》做主编,浙江菜各个地市都摸了一遍,特别感触,哪是“美食荒漠”,明明是“美食绿洲”。
浙菜因时因地而异,传统主要有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温州菜四个流派所组成,各流派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杭州本地齐聚浙菜集大成者的餐厅,近年以新荣记为代表的台州菜蓬勃崛起,成为浙菜里的新星。衢州菜、金华菜等因为地理食材的天然优势,大有发展空间。
浙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珍、江河湖海鲜一应俱全。其实浙江人做菜,食材不靠奇珍堆砌,大部分都是普通食材,不是大街小巷的店随便一家都有本事做好的。只是浙江菜分支多,细节深,要吃到好的有技术门槛,食材季节限制也多。浙江还有地理标志名产,我的小小纪录片《食野中国》刚以一家杭州菜馆“二头坞荟馆”为视角,去拍了中国地理标志名产“金华两头乌”,那是被不少东亚国家名厨奉为圭臬的猪肉,只是量少。
所以,这次“美食荒漠”的流传应该是自媒体被标题流量带跑了。“浙菜”的美味宽广程度,不容小觑,立身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是实至名归的。
米其林为什么会选择杭州?
林卫辉:米其林是用外国游客的视角来看一个城市的美食。那么他这样的话他就必须有几个条件。一个地方的美食再好,但外国的游客他来的少,他就接触不到米其林餐厅,所以有足够的外国游客关注是一点。第二,米其林的标准是精致餐饮,这种精致餐饮是有成本要求的,跟一个城市的商务应酬、经济发达程度高度相关。
王振宇:全球游客是米其林指南服务的对象,这些游客有全球化的视野,喜欢猎奇,想体验在地的生活,但并不想太过深刻地研究在地文化与人类学。
举个例子,我们去一些城市旅游的时候,会去民族风情村,穿上当地民族的服装照张相,试试他们当地的手工艺,但也仅此而已。如果让我住在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像我这样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的城市中年,可能活不过下个月,因为我的生活方式全部依赖现代化。游客在吃这件事上也是如此,他们喜欢有边界感的体验,既希望猎奇,感受到不同的生活,又希望和他想象中的体验尽可能相似。
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是什么?就是在评选标准中,要很在意餐配酒,核心就是餐如何搭配葡萄酒,而不是搭配其他酒,比如中国的白酒,没有人讨论五粮液、茅台、剑南春哪一款适合配餐。所以说这其实主要是被全球化游客,或者说欧洲游客带起来的风潮。我们先不讨论这个习惯是高级还是低级,但作为一个消费者,习惯是自身天然而来的,我认识的很多朋友就不喝葡萄酒。但米其林榜单会在意这一点,这就是种有分寸的接入,有分寸的旅游,有分寸的体验。
第二点是我相信杭州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经济中心,毕竟杭州市的领导刚刚也登台致辞,他们和这样重要的、有流量的指南榜单合作,旨在推动更多游客到杭州体验,为城市的经济提供一点助力。特别是今年淄博烧烤营销方案大火之后,可能对每个地方的管理者或者正在构思经济起飞的人都有触动。
直击榜单发布现场
王振宇:现在12家必比登从餐厅已经发布,我们看到了一些非常接地气的餐厅。我特别喜欢的一家绍兴菜餐厅笑典皇也在其中。笑典皇有着非常典型的绍兴味道,高度发酵,甚至氨气扑面的感觉在这都能体验到。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是跟陈立教授一起,正在用餐的时候,忽然有人说送我们一份菜,那个朋友是新荣记的创始人张勇。这个餐厅很有趣,不管是文化学者,还有知名餐厅的打造人,都会在这相聚。
林卫辉:米其林入选餐厅里,有一些餐厅似乎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但为什么他们出现在一个榜单里,实际上是面向对外国游客来讲的。米其林可能认为这些餐厅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还没达到他认可的某个星级标准,所以在他们的视角上看,它是属于同一个标准的餐厅,是可以放到一起的。
王振宇:一些很有名气的黑珍珠、金梧桐餐厅没有拿到星级,其实是我特别希望看到的东西。如果这份指南被叫榜单,是很糟糕的事情,因为榜单意味着要排名,但排名对于美食是没有意义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美食也不分一二,而是一个推荐,一个指南。
不同的指南,米其林、黑珍珠、凤凰网的金梧桐,其实也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你喜欢哪份指南代表的生活方式,或是推荐规则,你就选择它。
刚才杭州市领导也说,美食是能架起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桥梁,我觉得这就是美食的伟大之处。美食是一段活着的历史。历史的痕迹可能在我们身上越来越少,但总会在餐桌上停留。所以我希望美食指南也不要成为一种价值评判,而是成为我们生活中快乐的选择。
王振宇:第一家一星餐厅珀是珀莱雅公司旗下的餐厅,是一家融合菜餐厅,菜做得非常好,环境也非常好,特别推荐喜欢优雅环境的用户去体验。
第二家一星餐厅桂语山房,对于全球游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亮点,桂语山房在龙井山的一侧,用餐的同时可以看到当地特色的风光。就像我们到欧洲,一定要去吃个古堡餐厅一样。
第三家一星餐厅解香楼,环境一流,俞斌的菜也很有特点,看来米其林还是很认可俞斌师傅这种风格的。
之前有很多预测说金沙厅有可能成为三星,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第四家一星餐厅就是金沙厅。不了解金沙厅的朋友可能不太知道为什么这个它这么的惹人注目,因为它是金梧桐中国餐厅指南的三星餐厅,也是杭州唯一的黑珍珠三钻,亚洲50家也是排到了第五十九名。
林卫辉:第五家一星餐厅龙井草堂,环境也非常有特色,在龙井山上有一个江南园林式的庭院,这很吸引游客。
王振宇:第六家一星餐厅是新荣记。新荣记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城八个餐厅共摘12星,现在杭州这个应该是13星了。
米其林在哪个城市落地,新荣记就一定会拿到星,因为他们太了解米其林的标准了,他们非常精准的符合这些标准。
没有二星、三星,对我来说非常意外。评委们的视角,感觉就聚焦在西湖周边,就像在北京,总在东城区王府井附近溜达一样,他们似乎没有去到像萧山这样的美食神秘之地。
虽然有一些“遗珠”,但相信随着米其林对杭州认知的扩大,还会有更多像笑典皇这样的餐厅入选,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旅行指南。
眉毛:今天的榜单结果,在我看来基本是意料之中,但没出现二星让人有点失望,因为大家对杭州的第一份榜单还是有点期待的。从米其林的国际视野来看,风景好的的餐厅可能相对更加分。
我觉得杭州还是有很大潜力的。杭州这样一个经济重镇,且食材、美食、烹饪技法都特别丰富的城市,没出现二星还是略显保守了,另外也应该增加一星的比例。
这两年杭州美食总被人家“黑”,可能是因为杭州美食的流派不多,但其实本地菜的底蕴还是很深厚的。
这两年,王勇、俞斌、周宏斌对杭州精致餐饮,包括让地方餐饮进入五星级酒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这次没能摘更多的星,让我有点意外,算是遗憾了。
米其林与黑珍珠、金梧桐有何不同?
王振宇:我们在面对一些词语时,总有些不同的心态,比如国际指南、国产指南。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我们首先要自信,中国的餐饮、食物的文化,让更多外国人知道,是件好事。
食物没有界限,它搭起了一座让世界对话的桥梁。分享食物总会带来温暖人心的时刻,就像我们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一样,在餐桌上总能避免很多冲突,更容易达成共识。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米其林的一点。
我觉得金梧桐和米其林区别很大。首先,金梧桐在选择餐厅进入指南的机制层面,是公开评委身份的,由金梧桐认可的美食家、KOL、餐厅主理人、大厨组成评委团,我们认可他们的专业度,也希望他们为指南提供意见。
第二,我们的视野肯定会广泛一些,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更方便去探索。比如前两年,比起法国人来杭州,我们去杭州是相对容易的,所以我们探索范围更大,我们的指南也能提供更多层次。
林卫辉:其实最大的不同,就是视角不一样。米其林是以国外游客的视角来看一个城市的美食,而国内的榜单是用国人的视角来看的。
另外,米其林特别重视文化,而国内的榜单对文化表达的重视度没有那么高。比如米其林要求特别突出餐厅的个性,而国内的榜单,对个性化的表达没有那么在意,我们更注重一种综合感受。
对话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
Gwendal Poullennec
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Gwendal Poullennec
Q:作为发布方,这些年是否观察到米其林指南对于城市知名度提升的影响,或者是对当地消费的带动作用?
Gwendal:是的,米其林指南的发布,能够让全世界各地的食客(不仅仅是在中国各个城市的食客,也包括海外的一些美食爱好者)发现这座城市是一个美食的天堂。
米其林指南的发布也能够促进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餐厅的工作人员,包括厨师和他的助手,整个餐厅团队,他们受到米其林指南的认可后,就有更多动力进一步提升自己。
同时我们也希望完善餐饮行业的生态系统。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过去几年,在我们发布过指南的城市,有更多人加入到餐饮行业的生态链中,去开设一些更高品质的餐厅。所以我也真诚希望,未来几年会有更多杭州餐厅成为米其林指南的星级餐厅。
Q:米其林指南是1930年左右在欧洲诞生的,最初有三个等级标准,这么多年过去,在2023年,评价标准有没有发生变化?米其林是一个国外榜单,而西餐和中餐是有明显区别的,那米其林在中西餐的评价标准上是否有调整?
Gwendal:米其林指南在20世纪初发布,一二三星的标准在1930年代推出,我们一直希望能够为国内外旅游者做一个推荐,让他们能够找到那些高品质的餐厅。
我们的评选方法多年来一直保持不变:评选完全由全职、匿名的专业评审员完成,这些评审员会作为一个普通的食客前往餐厅用餐,看餐厅是否符合五个评选标准——食材的品质、烹调的技巧、口味的融合、菜肴的创意以及菜品的持续稳定性。
在全球,我们的评审员都是基于这五个标准来进行评审。一致的评选标准,让我们能够到不同地方去探索各种各样的菜系,包括中餐、日餐、美餐、法餐,不同的饮食文化都可以纳入我们的评价体系当中。
另外,我也想强调一点:米其林的专业评审员来自20多个国家,他们会去到世界各地去评审不同的菜系。所以在此次杭州指南的评审中,不仅有中国当地的评审员,也有海外的评审员。同时,中国评审员也会前往海外城市,参与海外的指南评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保证世界各地的米其林指南都有统一的标准,评选结果的含金量都非常高。杭州的一星餐厅,和北京、上海、东京、巴黎的一星餐厅存在一致性,它们所代表的含义是一致的。
Q:您怎么看待“杭州是美食荒漠”这一观点在网络上的传播?
Gwendal:我们之前开玩笑说,在网络上做出这些评价的人,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来过杭州。这是我自己的意见,也可能代表我们所有评审员的意见。
在今天的发布中,总共有51家杭州餐厅入选。其中有12家是必比登推荐餐厅,代表这些餐厅是美味超值的。另外我们还有6家一星餐厅。所以说杭州绝不是一个美食荒漠,它值得在世界美食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整个评审员团队,包括中国当地和来自海外的评审员,他们非常享受在杭州体验美食的整个过程。杭州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食氛围,以及当地丰富的美食遗产。
我相信未来几年,一定有更多杭州餐厅入选。
Q:对米其林来说,杭州代表什么?
Gwendal:对米其林来说,杭州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这是在新冠疫情之后,米其林首次回到中国。疫情确实给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今天我们成功发布2023杭州米其林指南的第一个版本,它也代表着,未来我们会在中国大陆做更多探索,甚至扩展到其他城市。
Q:您怎样判断中国消费市场的后续发展?
Gwendal: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观察到餐饮行业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体验,特别是在不同地方体验充满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
我们也发现,很多美食爱好者越来越关注可持续性,关注餐厅是否使用当地食材,或者更多选用应季的食材。菜品的高品质和可持续性成为新诉求。
未来餐饮行业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其品质也会不断提升。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亦是如此,餐饮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高质量。
不如就用“文化”作为我们今天访谈的结尾。无论是在杭州,在中国,还是在全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想让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
餐饮行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本的,人才是真正的核心。所以随着2023杭州米其林指南的发布,也希望能够吸引到更多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人才来到杭州,加入杭州的餐饮行业。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