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品家

人生品家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的秘密智囊,陈立老师是一位让陈晓卿老师都钦佩不已的中国饮食文化国宝。

陈立老师不仅是通晓饮食典故和营养学知识的大美食家,也是一位博览群书、风趣幽默的文化大师,聆听他的高谈阔论,胜过箸下千滋百味。

夜 访 大 师

杭州之行前我最大的私心就是能够吃一回陈立老师的家宴,再次聆听一下他的妙语论断。当《寻味东莞》的美食之旅结束时得到陈立老师的邀请,我便心甚往之。

离饭局还有两日时间,听说陈立老师已经从贵州做完美食调研回到杭州,便迫不及待深夜造访,既能品尝一下陈师母冲泡的各种好茶,也珍惜每一分光阴聆听教诲。

陈老师先是打消了我的一个顾虑。因我说起该次杭州之行吃到了一种神秘不可言说的美味,当地人称为割香螺的小螺,应该就是织纹螺的一种,当地人说此味道甚是鲜美,奈何体内有毒素,河豚鱼就是因为吃了这种螺才在体内形成自己的毒素积累,所以普通餐厅并不做这道菜。我前一天吃了差不多满满一盘,却也没觉得有何不适之处。陈立老师笑说,河豚的毒素并非直接来自这种小螺,只要烹饪完全熟透,不吃过量就无大碍。

陈立老师关于饮食文化的涉猎,可以说涵盖了山珍海味、荤素干鲜甚至包括糖烟酒茶。每个有机会坐进陈立老师客厅的人,都有机会获赠一枚烟斗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一同分享老师用朗姆酒和白兰地调配过的烟丝。

可惜我六年前已经彻底戒烟,只能看着俞斌师傅尽情享受陈老师的亲手服务。

关于抽烟这事儿,陈立老师以烟草和女人作比喻,直教人忍俊不禁。

- 男人对电子烟就像对充气娃娃,从头到尾没当回事,总觉得是个权宜之计,说扔就扔,说换就换。

- 男人对待卷烟如同对待(女昌女支),遇上好的,都会介绍给朋友去试一试,见面就派发卷烟就是这个道理。

- 男人对待雪茄如同对待情人,偷偷摸摸私藏着,合适的时候拿出来摆显,除非特别亲密的关系,断然不与你分享雪茄。这就是非要混到高级干部才有机会共享 (忄青)妇的原因。

- 男人对待烟斗如同对待老婆,长相厮守,学会了互相适应,有时候沉默不言,其实也是千言万语。我含在嘴里的烟斗,绝对不会让你去碰的,出于好意,我会推荐你去选个自己可以用一辈子的烟斗。

陈立老师传奇的人生经历和过人的才识常常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忍不住想给莘莘学子安利一下,有机会就报考浙江大学吧,有陈立老师这样的教授,大学时光一定有意思得多。

人 生 品 家

杭州之行最大的兴奋点是能够品尝到陈立老师的家宴,那是参加《寻味东莞》首播仪式时和陈立老师在东莞的约定,从此就把我吸引的夜不能寐了。

在凤凰网美食盛典上偶遇大董老师,相邀同行,于是陈立老师的家庭午宴变成了中国餐饮界“理论联系实践”的最高标配了。

陈立老师的家宴用他的话来说是“在空调房里享受一顿山野滋味”,而且这顿饭不是口头指挥的烹饪,鹣鲽情深的陈立老师伉俪亲手泡制一席美味。两位老人轮流入厨房相互关照,“这菜你做不来,一会儿等我来弄”,看得人动容,想要搭个下手吧,陈立老师挥挥手说:不行不行,这里头是有章法的,人手多了反而添乱。

于是只好不恭敬地坐在餐台前,等候陈立老师的一道道拿手菜。食材都是陈老师一大早自己拎着菜篮子去菜市场购买的,都是杭州当地的时鲜。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有幸参加汕头饮食文化大家张新民老师的家宴,张老师亲自拎着菜篮子买菜,到家中和老伴儿联手泡制的一席美味,这些文化大师的家宴不仅有滋味,而且还有人情味。

除了当地时鲜,家宴当中还有一道是我们早已经约好了要品尝的白玉蜗牛,很难想象陈老师是凭着什么样的激情和想象力,在家中烹饪这样一道西餐的。

有人说陈立老师是人生的大玩家,我以为“玩”字并不确切,应该是人生品家才对,因为无论炮制一桌美味佳肴,还是品酒品茶,甚至品烟,陈老师都是专家级的水准。每天陈老师还要抽烟斗和雪茄,因为这也是他受聘的研究工作之一,想想真是有趣。

人生品家,还在于品人这一项大本事。

在和陈立老师饮茶闲谈时,谈到了我们共同的一位好友,堪称中国餐饮界奇才的蔡昊老哥,陈立老师点评蔡昊的几句妙语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普通的厨师只不过是在跟食物调情,而蔡昊却具备一种与食物共情的能力,蔡昊不善于周旋各种复杂的人际交往,他把生命的激情倾注到了与食物的对话当中。我和蔡昊兄认识十六年了,一回想还真如陈老师所描述。

陈立老师说他和金庸相识,当年浙江大学请金庸先生来上课时,他发现金庸先生的口才非常差,完全上不了课,但下笔却龙腾虎跃,“人生总是会在某一个领域释放全部的热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