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张勇 编辑:凤凰网美食
我们是1995年10月1号在浙江台州一个小县城——临海开的第一家店。因为我是台州人,台州靠在东海,就在宁波和温州的中间,我们就在这个小县城里面开了家店。为什么我选择开餐厅呢?我好吃,就想开一家小店,想着以后没饭吃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吃饭,就很纯朴的想法,当时也没想到连锁,更没想到未来会怎么样。结果这家小店成为了当时最贵的一个大排档。
1995年开始,这10年时间里我们应该说是引领了台州的餐饮潮流,什么叫引领呢?——“永远是最贵的。”就这样引领了10年。2007年,我们思考是否能往杭州走一走?如果能够成为杭州的品牌,我们就敢说自己是浙江的品牌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就在杭州开了个会所。这家会所到目前为止,好像没有人比我们更贵,我们创造了一家最贵的会所。当然这个会所经营情况也很不错。
2007年之后,刚好有个精品酒店找我们,是在上海的贝轩,也就是贝聿铭的住宅。那家酒店有七张餐台,但是一直做不好,最后就承包给了我们。这家餐厅就是我们在上海的第一家餐厅——贝轩,也是连续两年拿到了米其林二星。
同年我们就在上海开了第二家店,一家商场店。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入商场开店。因为我这个人企业做不大,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大,但是我特别好面子,就想证明在上海开成功一家店。后来又往北京走,在北京的金融街开了北京的第一家店。2012年开的时候我们没有品牌,最后只找到了洲际酒店的地下室。有人会说你卖这么贵,开在地下室会不会觉得怪怪的,因为做生意也好,当官的也好,很多人觉得往下走不好。但我说你来吃饭的时候是往下走,吃好了就往上走,这生意也就好起来了。金融街这家店去年是拿了米其林一星,是蛮不容易的。因为这家店面积大,3000多平方米,一般米其林的餐厅都小小的,3000多平方能拿到星挺不容易。
接下来我们又在北京开了一家银泰店,那个是在柏悦酒店的一家餐厅,以前叫主席台,是日本设计师的设计,很有名,但是经营得不是特别好,然后就给我们来做。做了之后八项规定就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愿景。实际上对愿景这种东西,我以前觉得都是忽悠的。但当时大家说我们卖的这么贵,都可以算是一个奢侈品牌了。我突然觉得中餐也应该有一个奢侈品牌,然后这个愿景就产生了——“我们能不能成为中餐的奢侈品牌?”2013年的时候我特别在我们内部的期刊里面写了一句话,叫“做品质中餐的民族品牌”,正好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这家店去年也是拿了米其林一星。
2018年对我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年,我们在香港开了一家店。很偶然的机会,我们在香港湾仔开了这家店,湾仔在香港并不是最好的地段,中环才是。我们开这家店的时候压力挺大的,因为很多香港做餐饮的朋友,包括广州的朋友都跟我说你不要去香港,香港很难做的。因为香港是粤菜独大的,而且做得非常好,在中餐餐饮圈里应该是最顶尖的一个城市。也有很多跟我们不熟的人在发报道,说新荣记进驻香港,我们“恭喜”它——因为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它肯定倒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上了明星八卦周刊的头条,什么原因呢?我们卖的太贵了。不过最后我们还是在香港活下来了,而且现在在香港还是卖得最贵的。2018年当年我们就拿到了米其林一星餐厅。
香港这家600多平方的小店对我们整个新荣记的品牌影响非常的大,以前港澳同胞到北京,不会主动来新荣记,都是北京的朋友请他们来吃新荣记。在香港开了两个月之后,香港朋友就会主动请内地的朋友来新荣记吃饭,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家的品牌。这种现象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小店带动了整个品牌。所以我们希望自己之后在日本,甚至是在欧洲再开几家小小的店,通过这些小店来拉动我们的品牌,同时也满足自己的一个虚荣心。
在此之后,我们又把店开到了深圳,还有就是北京的宝格丽酒店的旁边。宝格丽这家店去年拿了米其林三星餐厅。当时对我们做餐饮的来说,拿到三星特别激动,我们做梦都不敢想自己拿三星。但这家店也有很多的争议,大家会想新荣记是不是做得最好的那家?我觉得一定不是,一定不是我做的最好,实际上没有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可以称作是做得最好的,但一定都是很有追求的。我只有这个可以炫耀,但我之后每年都要担惊受怕掉下来。比如看拳赛,在台下当观众实际上是挺好的,但当自己真的拿起拳套上台并且最后戴上金腰带的时候,面对的只有挑战,或者说是来自自我的压力。
说到这里,我讲一下我对店的追求吧。我觉得一个好的餐厅要有三味,叫:菜味、人味、店味。
菜味,到一个餐厅最关键是吃菜,但实际上除了菜做得好,还要有味。每个地方的客群都不一样,口味也就截然不同,除了我们烹调技术好以外,我觉得味道的拿捏特别重要。其他的我们叫锅气也好,各种食材也好,最关键还是口味,所以我把菜味是放在第一位的。
第二个是店味,就是平常说的装修,我们的装修客人喜不喜欢?我们有一家店是请了国外的设计师,这家店在我老家,一个五线城市,我自己买了一小块地盖了一个房子,做了一个餐厅。当时请的是现在已故的安缦首席设计师Jaya来设计,我们单单平面设计就花了1500万,加上景观,前后花了两千万的设计费。当时请Jaya去设计的时候,我们发了设计项目书给他,他的商务团队觉得不可思议,说你这么小的一个项目怎么请的起Jaya呢?但是因为我喜欢Jaya的设计,我就觉得一定要请他。
我们预付差不多400万的定金。结果他人也没见面,就发了一个简单的效果图给我,我觉得不是我想要的。后来我们约了在杭州的安缦见面,吵得特别厉害。我说我是你的客户,我想要的什么东西你都不知道,就画了一个东西给我,我肯定不接受,吵了一个多小时。后来我说算了,设计预付费给你,不要你设计了。他又把我拉回来,两个人又聊了一个多小时。走的时候,他说我一定会把你要的东西做出来。沟通好了之后,接下来所有事务都轮不到我插手,因为人家是大师级别。最后,他把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做了出来。所以我觉得装修这件事不管店是高与低,设计师的大与小,最关键是要把自己喜欢的味道呈现出来,就像自己家一样,一定要舒服,店也一样。
我们宝格丽这家店,是请了日本的一个著名的设计团队,当时也是争吵得很厉害,因为他们的审美和我们的审美不一样,但最后做出来的时候,我们握手握得特别紧,大家都觉得做了一个好的作品出来,这还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店味不仅仅是装修,还是店主品味的体现。这个品味有很多方面,除了装修以外,还有音乐、香薰,花艺、摆设等等。客人一进来,就知道你一个店主的生活品味,对美学的一个要求是怎样的。这个特别特别的重要,没有说要所有的店都一模一样,能代表你自己就好。所以我们在开店的时候,我们特别地关注店味以及每个店长对店味的了解和维护。
第三个叫人味,也就是服务。我想说的是每个店都是从一家小店开始,老板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方式都会影响到团队。在杭州有一家特别有名的小店,那个老板娘大概4、50岁左右,是我的一个朋友,脾气特别不好,每天都会跟客人吵架。因为她生意好,客人都订不到位置,所以每天骂骂咧咧,微信里面都是在骂客人,但是客人还是要来。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味道,虽然人均在百元左右,但老板娘对菜的品质追求特别高,自己也特别喜欢创新。实际上她人真的挺好,蛮讲义气的。我们去订位的时候,虽然走个后门,但她就是面上装的不认识,把你安排在那里,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味道。
还有一种比如说昨天我们去吃了一个小店,做得特别好,老板也是我们朋友的好兄弟,他对每一桌客人都会去打招呼,我觉得特别触动,这个就是一种味道,能跟客人都成为好朋友,而不是说仅仅是做生意。实际上我个人很享受这种味道,我觉得真正好的店就应该这样。
所以我们在讨论什么叫好的服务?服务没有定义,你跟客人的距离决定了服务的质量,能成为零距离的服务就是好的服务。因为我们以前在练太极的时候,师父就说你要零距离发劲,就是你皮肤贴到这边的时候你就发力,这个才是最高境界,我觉得服务也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人味不仅仅是服务,它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去理解。但是一个名店的话,我们追求的是菜味、店味、人味的统一,这个是我的理解。
新荣记今年是第25年了,我们的产品理念就八个字:食必求真,然后至美。这句话是我在1998年的时候突然想出来的。去年我们在做菜品的时候,把这个“真”字又做了新的演绎,什么叫“真”,我叫它三味真火:真料、真味、真诚。
第一原料,比如说为什么叫真料呢?真材实料。你要卖的贵,原料就得好,你不可能把乌鸡卖成凤凰的价格吧,所以我觉得贵,原料是一个因素。第二个是要把味道做好。第三个还是用心去做。所以我们把食必求真的“真”,做成三味真火,也希望所有厨师都这么去做。大家可能会问,新荣记为什么卖得这么贵?我觉得就是三味真火。因为我不是厨师,我只是一个吃货,食客,但是我对厨师的要求是要有这五个要点:
第一,原料,新荣记的厨师如果不懂原料,什么来了都做,那一定过不了我们这一关。
第二,味道,把味道要做好,咸淡味,你该辣的辣,该甜的甜,味道做好。
第三,火候,所有食物都是有它的物理结构,所以一定要把火候掌握好。我觉得如果这个厨师能够把原料、味道、火候三关做好,这就是一个好厨师。以前说色香味形气,我觉得这三项就好。
第四,器皿,现在大家对器皿的要求越来越高,器皿没有说统一的要求,而是说你对这道菜怎么装起来好看,要有自己的生活美感。比如说穿衣服,穿在明星身上的衣服穿在咱们身上可能就不好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要适合自己的身材,这就是最好的。器皿其实是对美的一个理解。这是第四重境界。
第五,变化。最后的境界就是变化,降龙十八掌能变成很多招数的时候,那是最高的境界,但是能够有变化,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但是为此他需要天赋加上努力。
后来我就觉得,现在我们也在做愿景、使命、价值观、组织人才、KPI,我们还读了湖畔大学,全公司上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以前我觉得这些都很悬乎,现在我觉得特别靠谱,你只有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天天重复,就像毛泽东语录一样,你的团队和你的客流都会被感染。但愿景的东西呢,我个人觉得不要请策划公司或者别人帮你思考,你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愿景。这三样东西,我觉得绝对不要刻意去请策划公司,一定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多问自己一声。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他的愿景一定是不一样的。
我自己这次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很短,我认为人都要面子,我也要面子,都想把生意做大,但是做餐饮企业也好,做其他企业也好,三种人会赢得掌声,一个是做好事的人,我们叫好人,这次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跑到武汉去,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救死扶伤,这些白衣天使是一定会赢得所有人的掌声的。洪水来的时候,挡在一线的部队,他们也是一定会赢得掌声的。所以做好人是会赢得掌声赢得尊重的。
第二种是把事业做大的人,企业家,比如说像做了太二酸菜鱼的管毅宏先生,这个是可以赢得掌声的。
还有一个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人,比如说像我们开了几家小店,你把这几家小店做到极致,能够赢到客户的尊重,也是可以自己给自己掌声的。当然,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不管大小都能赢得掌声;第二,我们要把一个小事情做好,无论企业大小。
(以上为张勇先生的一次演讲,略有改动。)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