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偏北,黄河之水天上来,在中国美食版图里硬生生劈出来个兰州。
「兰州」,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也是西北美食当之无愧的扛把子。
▲ 兰州黄河,图源VIVA旅行家
这里有三百多万人口,大部分是移民背景,这也造就了兰州野性十足的城市气息: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可以拿起,什么也都可以放下。
黄河穿城而过,秋风灌入双耳,一碗牛大下肚,你好,夜幕下的金城兰州。
▲ 手抓羊肉
夜幕下的江湖兰州
「兰州」,古称金城,即固若金汤之城之意,从有这座城市开始,兰州就烙上了铁马秋风塞北的深深印记。
黄河浩浩荡荡的穿城而过,南北两山夹河而立,城中人在这条狭长通透的河谷中生息。
于是就连兰州的美食江湖也带着格外的痛快爽利。
▲ 正宁路夜市烤串
午夜入城的羊群/迎着刀子/走向肉铺。
这凌厉的诗句,是一个叫叶舟的兰州诗人写的。兰州人的杀气,在文艺与粗粝中一览无余,和兰州的美食一样,简单、粗暴。
兰州的江湖馆子每天都在上演现代版的龙门客栈,不用搜什么大众点评,随便走进一家馆子,从老板到客人都给你一种酣畅淋漓的观感。
▲ 手抓羊肉的正确打开方式。
拿着刀的兰州尕娃,拎着快刀在羊的骨缝中快速地游移,一阵眼花缭乱中,羊肉被肢解地整整齐齐、层片分明,一斤手抓就是一斤手抓,不差毫分。
抓起来蘸着椒盐,配上一口生蒜,兰州莎莎不是扒蒜老妹,却能吃出西北道上的热辣江湖。
街角巷口的「羊杂碎」是兰州人的另一面江湖。
一口大锅旁若无人的热着,空调风扇环境提都不要提,江湖中人哪来那么多事。
不管男女老少,找个地方坐下就啃,羊头、羊蹄、羊杂碎,有什么上什么,大把的油辣椒和蒜苗香菜往碗里一放,酣畅淋漓的就是喝。
▲ 不腥不骚,羊头肉嫩,羊百叶脆,一碗羊杂下肚,你才明白,怎样的人间值得,也比不了这一口的夫坦!
且别说下水登不了大雅之堂,又有哪个城市能看见漂亮姑娘旁若无人的喝酒划拳纹身啃羊头?
在兰州,不努力喝酒别说没有朋友,连兰州人你都不好意思做。
在这座被酒精泡过的城市里,吃肉挖酒成了夜晚兰州最重要的事,兰州人自夸一年喝倒一个酒牌子,这不是开玩笑,没有在夜色下的黄河啤酒广场醉倒的人,都不算见过兰州的夜。
▲ 黄河扎啤
几千张塑料桌子像阅兵一样挤在广场上,大把的烤肉三瘦一肥在烤架上滋滋冒油,冰镇的黄河啤酒还翻滚着沫子,别说要一碗羊肉面片,烂酒场从没有主食,只有第二天凌晨的头锅牛肉面。
兰州姑娘小伙个个都是直肠子,爱就是爱,恨就是恨,没有那么多弯弯绕,能不能喝不说,个个酒品极佳。
有次和一个兰州莎莎喝酒,一打黄河下肚,眼见着俏脸一点点通红,还是倔强的拉着我胳膊叫嚣,「喝不过我吐不过吗?」
▲ 兰州夜市
见过很多地域黑,你们见过地域爱吗?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一遍一遍回想起兰州的日子,中山桥上的徘徊和几块钱的兰州烟,然后像一个真正的兰州人一样想念兰州。
早上一碗肉蛋双飞的牛大和空气清新的五泉山,傍晚黄河边的母亲广场夜景和黄河啤酒,张掖路的夜市正宁路的小吃街酒吧一条街,还有那些不知真假的都市传说。
▲ 兰州中山桥、白塔山。
他们说上过白塔山的恋人都会分手,他们说没吃过一碗牛大就等于没到过兰州。
一所大学、一本书、一碗面
兰州是一座最被低估的城市,粗粝的外表之下,细腻而文艺的情感同样在这片土地发芽了。
当我们提到兰州的时候,很多人会想起那座传说中最孤独的大学,「兰州大学」。
▲ 兰大校门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版图上,兰州大学是个堪比哈工大的奇迹,地处西北一隅,远离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几乎获得了一所高校可以获得的所有荣誉,但却始终为人才流失、经费不足、生源质量所困扰。
有学者心痛地说,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可以完全再造一所兰大。
▲ 兰大新建的榆中校区离兰州有45公里远,知乎那道“上大学像流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提问,似乎是专门为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学子们准备的。
榆中校区启动当年,就有36名新生选择退学,像兰州这座城市一样,兰大在孤独中默默发展,至今仍保持着高校水平前列,这很让人感叹,难道住的偏远真的有益于搞学术?
除了兰大以外,《读者》是这座城市另一张光鲜的名片。
这本杂志对于每个文艺青年来说都不陌生,曾经《读者》《意林》《格言》三本杂志被誉为中国中学生的三大心灵读本,打比方就有点像qq音乐三巨头在00后记忆里一样深入人心。
▲ 《读者》是兰州的孩子,兰州住在每个读者的梦里,粗犷简单,率性真实。读者大道568号,是90年代文艺青年最真切的梦。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诞生出了中国最文艺的期刊,第一次来到兰州的时候,在读者大道徘徊良久。有点羞涩的说,读者造就了我最初的人生观。
而兰州的最后一张名片,莫过于那碗打遍南北的「兰州牛肉面」了。
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兰州人的心思便系在那一碗牛大上了。
明早几点起来去吃面?去马子禄那家还是黄师傅那家?要二细的还是韭叶?加鸡蛋还是加肉?……决定好这些后,才能翻个身安然入睡。
▲ 经典标配的肉蛋双飞,大瓷碗一端,痛快的把面往胃里一倒,得有种气吞山河的气势才算踏实!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洒脱的兰州人唯独对牛肉面要求严格,9012年了,在哪还能吃到7块钱一碗这么踏实的牛肉面?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兰州朋友,你会发现一种只有兰州人才有的牛肉面责任感。
别说什么兰州拉面,兰州只有钮(牛)!揉(肉)!棉(面)!
▲ 只有兰州的牛肉面才会这么扎实。
假如你怎么也吃不出兰州牛肉面的好,兰州人会从你的胃口到这家店的手艺分析个遍,最后下个决定,你吃的不行,我带你去家正宗的!
不带你吃到最好的兰州牛肉面,决不罢休!(是不是有点倔强的可爱)
兰州美食图鉴
没去过兰州的人,总会以为西北人的饮食粗犷,是一片美食荒漠,但其实不然,兰州才是你真正遗忘的美食圣地。
正宁路上排队的马爷牛奶鸡蛋醪糟,大众巷杜宇成灰豆子、草场街什子马学友糖油糕、张掖路再回首酿皮、天庆唐汪手抓、交警大厦后院里的粽子......
不到兰州,你从不知道大西北有多么好吃。
- 黄焖羊肉 -
说过黄焖鸡,你听说过黄焖羊肉吗?有人爱原汁原味,就有人爱大开大合的厚重调味。
兰州人对于黄焖羊肉的热爱大概仅次于兰州牛肉面了。
▲ 它是用羊肉和手工粉条烹制,口味香酥,肥而不腻。在兰州各地深受人们欢迎,尤其以靖远黄焖羊肉较为出名。
就这么说吧,这道菜好吃到什么程度呢,据说靖远的羊羔听见兰州话都吓得走不动路!
- 糟肉-
除了董小姐,兰州还有糟肉。
五花肉混合腐乳能是一种什么感觉?没吃过之前我也不知道啊!
▲ 糟肉。
腐乳包裹蒸汽制后的五花肉片,加热,腐乳的清香与五花肉的油脂香相混合,而糟香又在高温下迸发出来......
就像是韭菜花蘸肥肠的感觉,重口味的香!
- 牛奶鸡蛋醪糟 -
我必须说一句,这鸡蛋醪糟就是神仙甜品啊!
蛋花柔软滑嫩,入口甘甜还有点葡萄干的微酸,比双皮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 兰州正宁路夜市牛奶鸡蛋醪糟。
- 酿皮子 -
说实话,我一直寻思这东北西北必须有点关系。
总觉得这酿皮和我们那的凉皮特像。
▲ 肉眼可见的畅快。
酿皮切成长条、配上面筋,再浇上醋、辣椒、芥末、蒜泥,比别的面皮筋道,更带着一丝独属兰州的爽利。
- 甜醅子.灰豆子 -
甜醅子是用燕麦或青稞煮熟后加入酒曲发酵而成的一种甜品小吃。
夏日兰州的街头,给你一碗冰镇的甜醅子才是真熏弟!
▲ 甜醅子。
灰豆子是用黑豌豆做成的,豌豆洗净,加入少许蓬灰水炒至表皮皲裂,然后再倒进砂锅,加入清水、红枣、山奈、桂皮、草果等调料,用文火煮成豆羹。
▲ 灰豆子。
西北大城市的街头都比较常见,现在也有很多的网红店。
- 砂锅子 -
砂锅里煮着洋芋蛋,炕上睡着尕老汉。
本来外地人调侃兰州人的,说的是兰州人既穷又土,成天吃得是砂锅里煮的土豆,睡在炕上不动弹,但不好意思,这砂锅这么好吃,不动弹又能怎么样!
▲ 砂锅制作菜肴的方法十分简单,基本材料,豆腐、油菜、豆芽和粉条,再加上各种肉汤在炉火上煮到沸腾,加上事先煮好的鸡块、排骨、牛肉、丸子,煮沸,洒上一点香菜蒜苗,下炉就完事了!
出锅放辣子醋,米饭一拌,我也想在炕上不动了。
▲ 母亲广场雕塑和中山桥。
什么是兰州?
每到白天堵车,每到夜晚修路。
清晨有人出走,夜晚闯进江湖。
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兰州,也没有一个人能瘦着离开兰州。
撰文 | 嵩洋
拍摄 | 网络、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