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阴雨天笼罩的上海,阳光洒下,春季终于降临了!
虽然伴随着今年的江刀禁止捕捞,尝不到春季的限定美味,但来享受上海闹市中不一样的古刹风情,佛音绕梁,带着春花的绽放。
品尝寺庙里不一样烟火的素食美味
让身与心来一次放松~
龙华寺
龙华寺,又称空相寺;作为上海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寺内南宋时期的龙华塔更是出了名的游览胜地。
- 龙华素斋-
:龙华路2787号
也许是当天J君运气MAX,误打误撞从侧门就进入到了龙华素斋。古朴的烫金招牌配上园林式的顶屋,保持着禅韵十足的庄严古刹氛围。
虽然面临午餐最后的用餐时间点,却也有着不少的参拜者来到素斋堂用餐,讲究的朴素、亮堂的也是保持着古刹的另一面的端严姿态。
当日素斋堂里主食只剩下罗汉面可选,点好之后拿到的连小票都是精致的让人着迷,标志性的黄色,配上龙华寺的手绘图案。
铺的快溢出的配菜草菇、香菇、加以这么多菌菇为料再搭配上脆爽的黑木耳、春笋片,甚为鲜美!
面条却少了些弹性,但对稍微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确实非常友好~
寺庙内独特的素油素鸭,并没有显得特别的油腻,扎实的却保持着Q弹的口感,瞬间俘获了味蕾~
静安寺
作为魔都闹市区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金木色的静安寺在高楼林立的南京西路上显得十分耀眼,还多了一份肃穆庄严!
秉持严格的中轴线建筑布局,外门典型斗拱的形制。既有古典飞檐翘角,也有东南亚佛庙特色,中西文化竞相融合!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等。
- 静安寺素面馆-
:静安寺和久光百货中间的步行街
J君花了两天才吃到的素斋坊,并不在寺庙之内,而且只营业到下午2点哦~朴素的门面和店内的环境,却有学校食堂般的温馨,尤其是店内大厨爷叔阿姨亲切的上海普通话,倍感亲切。
在这里,只有唯一一个选择,没有其他的花头,30元一碗统一的是什锦素面。
▲静安素面
需要自己去餐台拿面,但用料真的是实打实的足!什锦的浇头,完全覆盖住了面条~汤头也是清爽不油腻,搭配面条喝上一口
他们家的面筋选用的是小面筋,吃起来软糯,看起来家常范满满,因为在寺边的步行街,还吸引着附近的上班族们中午来享受~
玉佛寺
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玉佛寺,作为魔都香火常旺的三大寺之一,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
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禅意净土。
- 玉佛寺素斋-
:江宁路999号
想要尝到“玉佛寺素斋”的美味,则先要20元香票,进入玉佛寺后,才有机会一饱口福!“玉佛寺素斋”是由一代大德——赵朴初老人亲自题写匾额,还留下另一副墨宝“精心调五味宾主皆欢喜,舌齿永留香万方敦友谊”
素斋馆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是法会专用,另一部分专供堂食的香客,还有一旁单独隔出的素斋菜馆。
▲招牌双菇面+素鸡
双菇面可以说是招牌之一,排在J君前几乎1/3的客人都选择了它!
面条上堆着满满的两种不同菌菇组成的浇头,让清淡的汤汁也变得更加鲜美~吃完面,就像是礼佛仪式的正式结束。吃完再逛逛小园林一样的寺庙,特别惬意。
实名强推他们家的素鸡!没有一抿就碎的软糯,凭着大厨老道的经验,口感中软糯与筋道共存,浸泡在汤汁里,让豆制品本身的鲜甜与酱料完美融合~满昏满昏!
下海庙
除了著名的三大寺,这座与上海颇具渊源的小庙,则是独特的存在。它始于乾隆,多次增修,久经战乱,历久弥新,
- 云来集素斋馆-
:昆明路73号
正门往右走上数十步就是“云来集素面馆”,也可以从寺庙内穿越而过,红底金字的招牌也是显得生气与气派。
素斋馆内不大的空间,却是安排的井井有条,有年代感的雕花木桌和长条板凳,让整个空间都看起来有着古色古香。
▲面筋面
不是传统的苏式面条,但是浇头和汤很加分!被铺的满满的油面筋,真·实打实的足量,搭配上绿油油的鸡毛菜,从视觉上就俘获了J君。
浸了汤汁超级入味的油面筋,可以说满分的存在,搭配上脆爽口感的黑木耳,提鲜专属的香菇,整份的鲜美可口霸占了味蕾。
汤底清爽不油腻,咪一上口就感觉眉毛都要鲜掉啦~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