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咬着牙戒碳水么?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最近刊登的论文可能可以让为此痛苦不堪的人们得到解脱了,根据论文里的研究成果,碳水化合物占每天摄入的总能量的50%到55%,是最健康的饮食方法,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者过少,都会给健康带来风险。
总算能给碳水化合物平反昭雪了。千百年来,我们对一道菜的最高褒奖之一,就是“下饭”。而一个人的餐桌礼仪重要的一条也是要把米饭吃干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可见“饭”一直在我们餐桌方寸之地中,占据了核心位置。
一顿饭的重点总是在“饭”上,米饭总是像大海一样,最终接纳了菜肴的各种味道。拿面食做主食的地区,馒头大饼面条也起着同样的作用。餐桌上的菜的味道背后,一般都有着米饭或者馒头的身影,要配主食吃的菜,味道一般可能会稍微重一点点,老人家们如果要抱怨什么菜做得不够好,首先要控诉的就是“不下饭”,而这个词就可能意指着不够咸,或者不够辣,甚至是不够酸。
▲香辣咸鲜的回锅肉是典型的下饭菜,在全国范围内的接受度非常高
《帝国与料理》告诉我们,人类至少在一万九千年以前,就攻克了草本植物坚硬的微小种子,我们现在吃的米也好面也好,都同样是草本植物的种子。狩猎时代的古代人类,可能过的是戒碳水或者低碳水的日子,不过植物种子与块茎很明显比野兽要更好获得,最终还是进入了高碳水的农耕时代。
经过了这么多年,碳水化合物对人类的功劳实在太大了,说我们的命都是碳水化合物给的,绝对不会有人反驳。如果只是为了虚荣的外表,就抛弃碳水化合物,怎么都有点忘本,说不过去。更何况戒碳水可能并不能带来更健康的生活。
同为稻作文化,日本人对碳水化合物的热爱远超我们。便利店里的“炒面夹心面包”之类奇葩食物比比皆是,小馆子里卖的很多套餐都没有多少蔬菜,煎饺搭配面条甚至米饭都是常态。
▲日本便利店的人气产品——炒面夹心面包
这几天刷屏的“甲子园”高中棒球赛,大黑马“金足农业高校”最终不敌棒球名校大阪桐荫,屈居亚军。这支队伍来自于日本东北秋田,秋田是日本著名产粮区,秋田米十分著名,另外的特产还有美人和秋田犬,都是美好的萌物。这支上课学习养猪种田,下课才练习棒球的“杂草球队”一路逆天前行,靠的也是乡亲们募捐支援,不知道要卖多少大米,才能把他们一路送进决赛。
这支“杂草球队”的核心人物吉田辉星,被称作“平成最后的怪物”(2019年4月之后日本的‘平成’年号就停止使用了),从甲子园比赛开始以来,投球无数,几乎所向披靡。同队的好友菅原天空就说他们能走到最后,全都靠了吉田辉星。电视里采访他最爱的食物,农家少年表示最喜欢吃的是白米饭纳豆配烤猪舌,米饭要吃两大碗。
▲吉田辉星
▲吉田辉星在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碳水的热爱
看看,这些在阳光下光辉四射的棒球少年不但吃碳水,还是精碳水!当然以他的运动量来说,大概再多一碗米饭或者他喜欢的甜食巧克力香蕉,也完全消耗得掉。啊,青春真好。
虽然碳水化合物的污名似乎已经摆脱了,不过受到鼓舞大吃特吃精制碳水、精米白面之类,再使劲吃些油汪汪的烧烤或者串串,恐怕也是不行的。毕竟大家不是在阳光下奔跑的棒球少年,吃下去的精碳水消耗不掉的就都变成脂肪了。
不过稍微少吃一点还是挺好的,千百年来人类发展出了那么多的主食吃法,转头又回到先祖们吃不到才吃的各种粗粝的粮食,怎么说都有点惨兮兮,还有数典忘祖的嫌疑。
▲黄馍馍和蛋炒饭同时摆在面前,你选谁?
光是饼,好好揉过一番的面团,加点葱花加点油,撒一点点盐,往饼铛里一放,滋滋的声音和油脂面团葱花被火魔法炙烤而出的香味就一起飘荡在空气当中,就算只闻这个味道,也让人觉得生活真的太美好了。
▲饥肠辘辘的时候闻到葱油饼的香味,一定会立刻缴械
大米在煮饭的时候,飘出的香味也难以形容,有一股温暖的生活的味道,所有的味道里,这种味道让人想到家的速度可能是最快的。就算是很普通的大米,也会在锅里尽情释放“家的味道”,越好的大米,香味越浓。棒球少年们吃的秋田大米,一定可以让他们带着对故乡的爱奋力拼搏。
当然健康研究专家们还是会推荐粗粮,升糖指数低,对身体更健康。不考虑消费降级的话,藜麦和雕胡米还是很不错的粗粮选择。藜麦已经很红了,都被加上了“超级食物”的标签了。雕胡米还不怎么红,尽管在古代,它曾经非常红。雕胡米还有一个名字叫菰米,在古代,人们主要吃它的种子,现在基本都吃它被霉菌侵蚀后肿大的茎,更为我们熟知的名字叫做“茭白”。李白写过“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杜甫写过“琼杯传素液,金匕进雕胡”,要用现在的风格来说的话,应该就是“诗仙诗圣交口称赞的到底是何方神圣”之类的标题。
▲现代人已经不怎么吃雕胡米了,但在古代备受欢迎
雕胡饭的香味很浓,不论是嗅觉还是味觉,一种难以言传的香味,比浓香的米饭清雅。煮好的菰米会开花,外皮黑色,里面则是米白,口感丰富,外皮滑脆,像燕麦米,内里绵软则像是薏仁。如果煮粥的话,则是滑滑的,怪不得杜甫还会写“滑忆雕胡饭”。唐代的味觉审美系统里,“滑”的地位还相当高,“莼菜”之类也都是走这个路线的,菰米受到欢迎也就很顺理成章了。
▲雕胡饭外皮滑脆,像燕麦米,内里绵软则像是薏仁
除了吃这些粮食,以后看到土豆、红薯、山药之类的块茎,心情也不再纠结了。内心深处对碳水化合物的爱,千万年来已经写进了我们的基因,大概断还是断不了了。在新的推翻《柳叶刀》杂志这篇论文结论的科研成果出来之前,姑且先享受碳水化合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文:阿子
图: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