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联弹的晚宴参加的多了,但4月30号这一场却分外不同。
这不仅是两家广州黑珍珠天花板餐厅的联袂奉献,也不仅仅是向潮菜文化致敬的风味飨宴,这是两代厨神的心流赓续,更是一场人生成长的见证。
“我和潮蔡有个跃会”玩了两个谐音梗,前一个“潮蔡”指的是“好酒好蔡”,后一个“跃会”是指“跃现粤菜材料理”。晚宴的两位主角,一位是黑珍珠理事、中国威士忌文化传播先行者蔡昊大师,另一位是首位黑珍珠年轻主厨奖的获得者“七哥”陈晓东。
从2004年认识采访老蔡开始,我们结识了二十多个年头,他也是我喝威士忌的领路人,促成了我当年写威士忌专栏的野心,目睹老蔡从广州到上海到北京到杭州到香港的事业轨迹和从威士忌到茶叶到葡萄酒的精选人生,不禁感慨这位时尚的冻龄大师永远有一颗童心,因为每次吃到他的作品都能体会一种成长的感受。
认识七哥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我还和七哥一起主持了足足24集美食节目,对于这位西厨出身的粤菜师傅所展现的现代性,我激赏不已,手机里还存了几张七哥经典菜肴的照片以备交流分享之用。
一场好联弹自然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逢,两位我很熟悉的厨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他们都是崇尚原创的烹饪艺术创作者。
我自己写文章,现在看不上ai生成的塑料语言,从前鄙夷毫无节操的文字搬运,其实这一现象在烹饪界更为恶劣,有些厨师不仅肆无忌惮地抄袭他人作品,甚至还大言不惭说成是自己的拿手菜,就我目光所及,老蔡的“脆皮婆参”和七哥的“黄鱼鱼饭”大约是最为惨烈的受害者。
艺术创作者都有自己高贵的灵魂,好的厨师也一样。他们行走、驻足、思索、试错,正是有这样的伊尹传人,才让我对三餐四季永葆无限期待。
为了做好这一次四手联弹,两位杰出厨师专门走访了潮汕地区,在潮菜研究会张新民会长的见证之下,一袭不落窠臼再度出发的潮菜盛宴隆重登场。
七哥的“黄鱼鱼饭”,实现了自我迭代,古老的潮汕渔民伙食从“和风”化身成了“西洋风”。
敢把奢华的潮汕响螺用来做一碗畲鹅粉,这大约是擅长价值破坏再重组的老蔡手笔。
潮汕豪客品鉴的鲍鱼终于不见“鲍汁飞”了,用冻好的鹅肝刨落充当油脂酱料,而鹅肝和鲍鱼又同出潮式卤水韵味。
我留心计算了一下,两位厨师到这场晚宴为止,一共摘到了56颗黑珍珠,只需保持现有水准,到2030年,他们将摘得超过100颗黑珍珠!这让我怎不由衷期待那一场充满祝福的“百珠四手”?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